![](http://news.hit.edu.cn/uploadfiles/2007/12-08/200712802725727.jpg)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热处理与表面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雷廷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6日12时45分逝世,享年80岁。
雷廷权院士1928年1月23日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1951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及工作。1956年赴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进修,1960年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1962年评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首批被批准为热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1987年任哈工大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主任。雷廷权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国际热处理联合会(IFHT)副主席、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材料分会理事,国家教委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先后被聘为西安交大、国防科大、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燕山大学等十余所学校的兼职教授。
雷廷权院士是我国形变热处理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在形变金属动态再结晶机理、形变强化机制等方面有多项新的发现,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在国际上开创了形变化学热处理新领域。他带头在我国开展双相钢及双相组织热处理研究,在双相组织微观变形与断裂行为、双相钢强度理论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他提出了高温回火脆新机制,修正了以前理论的不足。1985年以来,在ZrO2陶瓷中相变过程、相变韧化、晶须韧化及陶瓷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系统开展了研究工作,提出了陶瓷材料的相变韧化和复合韧化机制,开发出短纤维及颗粒复合增强熔石英陶瓷,并在新型航天防热部件上得到应用。他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10余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550余篇,被引用1200余次。
雷廷权院士也是我国著名的热处理教育家,他是哈工大乃至中国热处理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科的教学工作,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先后培养了博士生43人及硕士生数十人。
雷廷权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党的科教事业,富于创新、勇于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科学的进步和祖国的科教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胸怀坦荡,甘当人梯;谦虚谨慎,敏而好学;坚持原则,治学严谨。
雷廷权院士的高尚人格和光辉成就,不愧为哈工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代楷模。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他将永远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努力奋斗!
雷廷权同志永垂不朽!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12月7日
雷廷权院士治丧委员会名单
为沉痛悼念雷廷权院士,成立雷廷权院士治丧委员会,名单如下:
主 任:郭大成、王树国
副主任:孙和义、周 玉
委 员:景 瑞、李绍滨、崔国兰、王玉辉、邓宗全、韩杰才、陈守权
才巨金、张洪涛、姜 波、李 旦、丁雪梅、郭 斌、崔福义、冯吉才、李仁福
治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主 任:才巨金
副主任:唐淑琴、范洪波、朱兆军、和振远
成 员:徐 欣、赵 冰、康 君、徐成彦
哈尔滨工业大学雷廷权院士治丧委员会
2007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