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玉院士在《中国科技产业》上发表文章,分析探讨如何“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周玉院士指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并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产学研用融合的内涵与重要意义、产学研用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实例分析、产学研用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等四方面对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行剖析,建议未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快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机制、整合育人资源、加速构建面向市场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进而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全文观点发表在《中国科技产业》2024年第11期)。
2. 贾德昌教授获颁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证书
在第21次世界陶瓷科学院(World Academy of Ceramics)院士选举中,我所贾德昌教授通过严格的提名和独立评选程序,当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Academician of World Academy of Ceramics)。在2024年8月18日-22日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2024年能源与环境用陶瓷材料与构件-可持续发展陶瓷技术国际会议(CMCEE)大会中被正式授予证书。世界陶瓷科学院成立于1987年,致力于推进世界陶瓷科学的进展及跨学科交融。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当选人均是国际陶瓷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个人,是陶瓷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自成立以来,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的总人数保持在~200人。
3. 王亚明教授团队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王亚明教授主持的“微弧氧化低温等离子体诱导致密化涂层关键技术与装备”科技项目荣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参与共同完成。项目团队主要完成人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棋、邹永纯、陈国梁、贾德昌以及欧阳家虎等5位老师。“微弧氧化低温等离子体诱导致密化涂层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面向航天航空等关键部件对耐磨、抗腐蚀、抗疲劳特种防护陶瓷涂层的重大战略需求,发明了微弧氧化低温等离子体诱导致密化涂层关键技术/工艺与装备,实现了在国家重大项目30余种关键部件表面特种防护陶瓷涂层产品的可控制备。研制产品的致密度、结合力、耐磨、耐蚀性能等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打破了国外高性能涂层制备技术垄断,推动了特种防护涂层技术进步。项目经多家企业生产应用,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
4. 黄小萧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
黄小萧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耐高温碳化硅陶瓷基宽频吸波复合材料设计及性能协同调控机制”获得资助。该项目针对高马赫数飞行器表面、发动机尾喷管等关键部位对轻质/承载/防热/耐复杂环境的结构性吸波材料应用需求,基于遗传算法与电磁模拟联合仿真逆向设计优化,开展碳纤维编织体增强SiC陶瓷基耐高温宽频吸波材料研究。拟突破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微观-介观-宏观结构和耐高温性能的一体化调控技术,揭示材料在极端服役环境下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力、热和电磁隐身性能影响规律与机理等基础问题,为我国新一代高马赫数雷达隐身飞行器的研发提供支撑。
5. 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金银奖
11月,由刘强教授指导的学生团队项目“瓷创未来——高可靠性/耐高温射频绝缘子及应用”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项目针对极端环境对透波材料及构件的使用需求,通过材料成分设计,向极端条件迈进,解决了耐3000℃以上等离子体环境的透波材料缺乏的问题;通过工艺原创,形成“多形态、多尺度”的微结构,突破了材料自韧化极限,使得材料可靠性显著提升,解决了材料抗高温等离子体热冲击不足的难题,并实现可重复使用;项目提供的陶瓷构件已经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中服役,完成200余次高温等离子体测试工作未破坏,有力支撑了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的建设。
11月,由我所教师做为主要成员“廖兴祺、李达鑫、蔡德龙、蒋浩勃、孙晓亮、王博、杨治华、贾德昌”的团队项目“空天热盾--新型SiB(C)N基多功能防热陶瓷复合材料设计研发与应用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220个高水平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创新赛、创业赛银奖。该项目针对高速飞行器极端服役环境下对热防护材料的更严苛要求,提出基于机械合金化的新型SiB(C)N基多功能防热陶瓷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低成本、适宜制备大尺寸构件等优点,在工程应用方面独具优势,在卫星推进系统燃烧室喷管、某型飞行器端帽、天线窗等关键防热部件上应用前景广阔,为新一代飞行器关键防热构件研制提供了重要材料和技术方案。
此外,段小明指导马良等同学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黑龙江省赛区银奖;黄小萧指导高博识等同学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黑龙江省赛区银奖。
6. 科研项目与应用成果斐然
2024年度我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预研与基础科研及横向课题等50余项,在研项目经费8000余万元、年度新到账经费3000余万元。此外,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已在新型火箭、卫星等航空航天领域获得应用,多项成果在航天院所与企业成功落地转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霍尔推力器用氮化硼基陶瓷喷管、耐磨动密封陶瓷涂层等广泛应用于我国航天领域,助力多型号卫星精准入轨。
7. 发表学术论文水平持续提升
本年度我所共发表SCI收录论文91篇SCI(IF>10有23篇、IF>5有51篇),其中在J Eur Ceram Soc、J Am Ceram Soc、Ceram Inter等陶瓷类期刊上发表28篇;在Adavanced Materials、Adv Funct Mater、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Nano、Corros Sci等权威期刊上发表11篇;在国产高水平国际期刊J Adv Ceram、J Mater Sci Technol、Nano-Micro Letters等上发表多篇论文。
8. 多位教师获得各类人才称号与社会兼职
青年教师王树棋、霍思嘉获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已公示)。王亚明获得哈工大“先进个人”、哈工大“立德树人先进导师”(全校仅10人)荣誉称号。李保强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海洋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王亚明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委员、黄小萧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陶瓷基复合材料分委会委员、柯华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核心专家等。2024届博士毕业生于爽获哈工大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博士生叶志云、牛孜博先后获得博士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9.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稳步提升
师生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哈工大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周玉院士牵头),贾德昌教授获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李保强教授获批2024年世界顶尖大学战略合作计划-人文交流项目;承办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周玉院士担任会议共同主席,承办第一届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学术高峰论坛,李保强教授担任会议共同主席,承办2024年中国-东欧专家交流活动-先进材料与技术论、2024年中国-俄罗斯先进材料与技术论坛;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4月,王亚明、王树棋参加第三届先进陶瓷高峰论坛作邀请报告;柯华参加第八届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大会作分会邀请报告;5月,李保强参加2024年中国-东欧专家交流活动——先进材料专场并作分会邀请报告;王亚明参加2024材料涂层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并作大会报告;王亚明,王树棋参加第十四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2024)并作邀请报告;6月,王玉金参加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w Frontier of Advanced Si-Based Ceramics and Composites (ISASC 2024)作分会邀请报告;李保强参加The 12th China Russia Ophthalmology International Forum并作邀请报告;7月,黄小萧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CCCM-5)并作分会邀请报告;8月,王亚明作为共同召集人组织第一届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高峰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柯华、陈磊作分会邀请报告;9月,王树棋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rface Scienc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并做口头报告、柯华参加《先进陶瓷(英文)》《现代技术陶瓷》2024年度“两刊”编委会并作大会报告;10月,王亚明、王树棋参加第22届国际腐蚀大会(ICC 2024)并作特邀报告;王亚明、邹永纯参加第23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并作邀请报告;11月,胡平安参加第二届新兴功能材料与器件研讨会并作分会邀请报告;11月,牛孜博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完成留学回所。
10. 师生联谊与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所党团支部主办的2024年“庆国庆·迎新生”迎新晚会成功举行,这也是从2008年以来我所举办的迎新、庆国庆/中秋或元旦为主题的系列品牌晚会的第15次。同时,成功举办了“特陶杯”羽毛球赛等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增强了特陶所的凝聚力。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稳固加强:特陶所党团支部将继续增强党、团学生组织的领导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