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特陶新闻
【转发】哈工大特种陶瓷创新群体在威海校区讲学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2-27   浏览次数:103
材料引领科技 创新赢得未来

116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处处长陈克新教授和哈工大特种陶瓷优秀创新群体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周玉教授以及团队主要成员贾德昌、叶枫、欧阳家虎、张杰、何鹏等教授应邀来到威海校区,举办系列学术讲座。讲座由威海校区校长冯吉才主持,副校长马家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师生以及海洋、船舶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听取了讲座。
陈克新教授
 
陈克新教授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领导,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报告《材料领域的研究向现状及发展战略》中指出“材料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材料的进步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材料研究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应尽早进行战略部署。”他列举了当前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与新特征,指出在无机非金属学科中优先发展的领域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环境材料、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和生物材料。报告最后,他列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支持的11个无机非金属学科优先资助方向,为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周玉院士
 
哈工大副校长周玉教授多年从事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报告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始:“功能陶瓷的强度较弱,结构陶瓷的强度大,常见的做法是将结构陶瓷颗粒放入功能陶瓷中以增强其强度和韧性。反过来,若在结构陶瓷中放入功能陶瓷颗粒会使其性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周玉教授介绍了将LiTaO3与Al2O3按不同比例混合烧结制备的各种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并得出结论。报告从问题的提出、整个研究过程直到得出结论,阐述了一个科研项目的完整研究思路,给人以深刻启迪。
 
 
贾德昌教授
 
 
叶枫教授
 
 
欧阳家虎教授
 
 
张杰教授
 
 
何鹏教授
 
特种陶瓷研究所副所长、长江学者贾德昌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新型亚稳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充分考虑原料、工艺和生产率等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创新性地提出以价格低廉的无机粉体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陶瓷材料。黑龙江省最早回国的洪堡学者之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叶枫教授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含量、两步烧结法以及后续热处理对氮化硅基陶瓷材料自韧性的影响,在提高陶瓷材料韧度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同为归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的欧阳虎教授曾在美国、德国、日本留学工作,在高温陶瓷涂层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他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在新型耐高温热障氧化物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张杰教授介绍了采用活性钎焊方式对Si3N4陶瓷进行连接时的界面行为研究。何鹏教授从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设备等诸多方面介绍了现代焊接与连接的新技术。
 
报告内容新颖,资料翔实,展示了哈工大以及我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前沿方向,极大地开阔了教师和同学们的眼界,也为我校材料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哈工大(威海)校长冯吉才教授
 
冯吉才校长对陈克新教授和特种陶瓷创新团队的讲座表示感谢,并鼓励老师和同学们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己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记者 张玉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