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顺利通过现场考察和验收答辩
2013年9月15日,以周玉院士为带头人的“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创新群体,顺利通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为组长的专家一行的现场考察;又于10月23日,在北京顺利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答辩。该群体于2010年获批,通过为期3年的建设,群体共发表学术论文239篇(SCI 收录206篇、 EI收录213篇),出版与合作专著5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近3年内获授权54项;科研获奖: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群体成员48人次出席了国际会议21个,其中任大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等7人次,做大会报告3次,分会邀请报告10次;群体成员中1人获世界陶瓷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获新世纪人才,培养博士20余人、硕士40余人;发明了10余个体系防热陶瓷复合材料,研制出9种陶瓷复合材料防热部件及多种连接结构,8 种通过台架试验考核被列为优选或储备方案。群体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受到了姚建年院士的充分肯定,同时专家也对群体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群体也更加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2. 我所教师获得多项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荣誉称号
所长周玉院士入选国家科技部第四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领域咨询专家组成员,副所长贾德昌教授入选国家科技部“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王玉金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至此我所入选“跨世纪与新世纪人才计划”人数增至5人)。
3. 我所为我院学科评估做出突出贡献
在2013年进行的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以2009~2011年度数据为依据),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升至第3名(与西工大并列),(采分点主要包括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发表、授权专利、教学与人才培养等)。通过贡献当量计算,以所长周玉院士为带头人的特陶所团队在整个学院各研究团队中排名居首,为学院的学科评估取得佳绩做出了突出贡献。
4. 科研上再创佳绩
2013年度我所共发表SCI论文58篇,其中IF>10的一篇,IF>5的3篇,IF>3的3篇,IF>2的26篇;其中李保强副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磁性水凝胶及生物医学应用”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由王亚明副教授等发明的“氧化石墨烯自组装形成空心微球”成果发表在“Carbon”期刊上;另有多篇论文发表于Scripta Materil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和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等刊物上;此外,我所教授还应邀参编英文专著3部(3章);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也获得应用,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5. 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
着眼国际化视野积极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访问交流:6月周玉教授、王玉金教授等参加第10届环太平洋陶瓷和玻璃技术国际会议(PACRIM10);7月孟庆昌教授、饶健存副教授等参加在比利时根特大学举办的第四届自愈合材料国际会议(ICSHM2013;9月段小明博士赴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7月周玉教授参加陶瓷材料国际论坛;9月周玉教授、贾德昌教授、王玉金教授等参加第八届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国际会议;10月贾德昌教授应邀参加第五届亚太陶瓷联合会会议和第六届东山会议―“极端环境下的高性能陶瓷材料”专题研讨会;11月刘利盟副教授赴德国弗莱德里希-谢勒-耶拿大学访问交流一年;11月贾德昌教授参加低碳社会可持续能源应用先进陶瓷与技术国际会议;12月刘占国副教授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交流……。我所多位师生参加了多个国内会议如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等;另外,还邀请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H.G. Zhang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京阳研究员等多人来所讲学。
6. 师生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副所长贾德昌教授被授予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王文教授获得首届研究生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博士生谷肄静与曹建云获得201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8位入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的2位);特陶所研究生党支部喜获校“十佳团队”提名奖。
7. 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科研生产许可与质量认证审查
我所作为校成员单位之一,先后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军品科研与生产许可证认证以及质量体系的认证审查;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所今后的科研生产管理、提升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赵建伟老师获得哈工大2012-2013年度“质量先进个人”称号。
8. 学术梯队建设稳固加强
杨治华、段小明与魏大庆晋升副教授,使我所副教授人数增至9人;段小明还增选为硕士生导师。另外我所教授人数为7人,博导人数为8人。年末,相继在美国和新加坡留学的何培刚博士通过专职科研岗位渠道加入特陶所团队;此前,特陶所还迎来12名博士研究生与19名硕士研究生;使特陶所年青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9. 青年教师与博士生留学深造形成良性循环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家外专局海外学术合作基地建设项目资助,继柯华、王亚明副教授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回国后,刘立盟、刘占国与段小明副教授又相继赴德国弗莱德里希-谢勒-耶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研究,博士生曹建云也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研究,标着这我所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的留学深造形成良性循环,这有利于我所青年教师与研究生接触摄略学科前沿、拓宽视野、开拓新方向和增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10. 师生联谊与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2013年9月27日晚,特种陶瓷研究所中秋暨迎新晚会成功举行,这也是从2008年以来我所连续举办的迎新、庆国庆/中秋或元旦为主题的系列晚会的第5次(2009年的晚会因国内甲流暴发而临时取消);同时,日常的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及各种赛事活动顺利举办;另外,“畅游科技、拥抱自然”主题学生创新活动等也交相辉映……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增强了特陶所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