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特陶新闻
周玉院士和王玉金教授赴韩参加第11届环太平洋陶瓷和玻璃技术国际会议(PACRIM1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9-15   浏览次数:192
    受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资助,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周玉院士和王玉金教授于2015年8月30日至9月4日参加了第11届环太平洋陶瓷和玻璃技术国际会议(The 11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Ceramic and Glass Technology, Jeju Island, Jeju, Korea),并分别做了大会邀请报告和分会邀请报告。会议由美国陶瓷学会主办,是两年一度的先进陶瓷与玻璃的国际盛会。本次会议由韩国陶瓷学会承办,来自全球的1069名陶瓷和玻璃领域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109人,参会人数位居第三位。我国代表来自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天科技集团703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所。
    会议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著名陶瓷材料科学家和企业老总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他们是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Suk-Joong L. Kang、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日本创新材料联盟理事长Teruo Kishi博士,美国圣戈班诺斯波罗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Oh-Hun Kwon博士,四个特邀报告议题分别是“晶粒生长――材料科学领域的永恒话题”、“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陶瓷的制备、组织结构表征与力学性能”,“日本材料研究趋势和结构材料项目介绍”,“多功能陶瓷带来的舒适生活――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此次大会设置了多尺度模拟、新型成型与加工工艺、纳米技术和结构陶瓷、多功能材料和系统、能源与环境用陶瓷、生物医学与生命健康用陶瓷、特别专题7个专题,分为38个分会场,包括用多尺度模拟方法探寻新型陶瓷、能源应用陶瓷设计的模拟途径、新型绿色战略性的制备与加工工艺、高分子转化陶瓷和复合材料、先进粉末制备与加工工艺、材料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与处理、新型喷涂涂层、3D打印和打印电子设备、纳米尺度的晶体生长和界面现象、纳米结构材料与系统、碳化物基和氮化物基工程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发展和应用、先进陶瓷的工艺性能和应用、极端环境材料――超高温陶瓷和三元层状纳米材料(MAX相)、低能和环境友好的矿聚物材料、透明陶瓷、先进铁电和压电材料、氧化物薄膜的工艺表征和应用、磁性陶瓷和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的最新进展、陶瓷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微波材料及应用、透明氧化物导体和半导体、铁电/多铁薄膜和纳米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热电转换材料及其应用、可充电的能源存储用陶瓷、新型核能陶瓷、光催化材料的反应合成及应用、太阳能用陶瓷及应用、用于空气和水清洁的环境保护陶瓷、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模态仿真、用于核废料和危险废料处理的玻璃和陶瓷、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纳米结构生物材料的合成与工艺、生物陶瓷的生物功能化、应用于环境健康安全的陶瓷纳米材料和天然生物材料。
    王玉金教授于9月1日下午在“极端环境材料―超高温陶瓷和三元层状纳米材料(MAX相)”分会场作了题为“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Zirconium Carbide Composites”的邀请报告。周玉院士和王玉金教授还广泛听取了多个相关分会的专题报告,就相关问题同与会各国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周玉校长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Hai-Doo Kim教授代表双方单位签订了研究合作协议,就哈工大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今后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充分交流了意见。会议之前,王玉金教授于8月27-28日应邀访问了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做了题为“Pressureless Sintering of TiB2-TiC composites with improved fracture toughness”的报告,并与韩国的相关学者进行了交流。参加此次会议为加深我校先进陶瓷领域与世界同行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友谊起到了促进作用。
 
 
 
周玉校长与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Hai-Doo Kim教授签订合作协议
 
 
 
王玉金教授做报告